当前位置: 灰狼 >> 灰狼生活环境 >> 为什么有些宝宝学话比别人慢很可能踩中了常
在路边的椅子,有一家三口在晒太阳,小女孩、妈妈和姥姥。
小女孩提议说“给姨妈打电话”。电话被孩子按了免提,她们的对话被一旁的我听到了。
孩子:“姨妈,你好不好啊?”
电话(姨妈):“我很好,你现在在干嘛?”
孩子:“我……”(迟疑)
孩子看来还不懂说太多话。
姥姥帮腔:“我在跟妈妈和姥姥晒太阳。”
孩子鹦鹉学语:“我在跟妈妈和姥姥晒太阳……”
电话(姨妈):“你吃饭没?”
孩子:“吃了。”
电话(姨妈):“你吃了什么?”
见到孩子又答不上,姥姥又帮腔了:“吃了云吞,还有牛肉面。”
孩子又跟着鹦鹉学语……
整个电话过程,都是姥姥帮腔,小女孩鹦鹉学舌地重复。
挂了电话后,孩子的妈妈有些不高兴地对老人说:“妈,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以后别帮妞儿说话。你这样做不利于她表达的,她会养成依赖,学说话就更慢了。”
姥姥被自己女儿批评得也不高兴了:“拿着电话半天答不上,多浪费电话费啊?”
矛盾产生,母女俩骂骂吵吵,谁也不肯让步……
经常“代替”孩子说话,会不会妨碍孩子学话呢?
有妈妈也曾经问我:“小孩遇到邻居答不上话,要不要帮孩子说呢?”
也有爸爸说:“每次回到家问小孩,都是奶奶在帮忙回答,感觉不好,但又不知道哪里不好。”
“我有时会根据孩子的手势代替孩子说,这种做法对吗?”
……
孩子的学话期不短暂,其实从胎宝宝未出生前已经开始,32周的胎儿已经能对准爸妈的声音做出回应,接着到宝宝出生,一直到小朋友6岁,基本都是幼儿的语言发展期。在这个阶段,如果大人总是无意识或有意识地“代替”孩子说话,到底好不好呢?
一项研究揭秘
有时遇上邻居,小孩半天答不上话,出于礼貌考虑,大人是可以适当帮一帮的。可是一般来说,父母还是尽量让小孩自己回答比较好,因为“对话”比“听话”更有助于孩子的语言发展。这个结论,来自年美国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说,研究者认为,“引导孩子口语互动”,孩子们掌握语言的效果比“一直听大人讲话”高6倍。
在“引导孩子口语互动”方面,除了日常沟通,父母们还可以每天与孩子进行“绘本沟通法”。什么叫“绘本沟通法”?下面以《三只小猪》为例,说说我与女儿果果的绘本沟通过程:
首先,让孩子看图,鼓励孩子翻完绘本;
接着,我问果果:“三只小猪发生了什么事呢?”(鼓励孩子根据绘本的内容说话。)
果果回答说:“猪……建房子,还有大灰狼!”
我问:“三只小猪都建了什么房子呀?”(回应孩子的回答,鼓励孩子新的表达。)
果果说:“就是房子,可以住的房子。”
我说:“猪老大是草房子,猪老二是木房子,猪老三是砖头房子,是不是呀?”(扩充孩子的回应,让孩子知道,除了自己那样表达,还有更丰富的表达形式。)
果果点头,我又问:“那你现在能告诉妈妈,三只小猪都建了什么房子吗?”(鼓励孩子复述,帮助孩子掌握表达。)
其实,这四个步骤也叫“PEER”,是美国阅读推广专家GroverJ.Whitehurst呼吁的方法,能高效地帮助小朋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除了“绘本沟通法”,下面是帮助孩子学话的其他3个小建议
1、胎儿期,准爸妈可以经常对胎宝宝说话
当胎宝宝还在子宫里时,如果准爸妈每晚都轻声跟胎宝宝说话,有助于宝宝对语言的敏感度。因为胎宝宝熟悉了爸妈的声音,出生后更喜欢与爸妈对话;小宝宝还能根据过去聆听的经历,把熟悉的经常听到的那些发音与外部世界“关联”,帮助他们更快地认识事物,也激发他们使用语言的兴致。
所以,胎儿期准爸妈经常跟胎宝宝说话,在一定程度是有助于宝宝学话的。
2、宝宝期,让宝宝听儿歌童谣
我们知道,儿歌、童谣等音乐,是有语言节奏的,经常听,能促进宝宝的语感强度,有助于宝宝熟悉语言的结构。也有研究表明,有节奏的音乐,能帮助孩子记忆语句,帮助孩子掌握语言。
不过,值得提醒的是,当小朋友在学话的过程中,听儿歌、童谣最好重复听,因为重复能帮助孩子大脑内相关神经元的连结,有助于语言信息的“黏合”,帮助孩子学话更快。
另外,乐器也与节奏有关,当一个孩子在幼儿期学习了乐器,他的语言敏感期会延长,孩子掌握的词汇量也会增加,这背后也有专门的研究的。
3、孩子学话期,大人最好结合“实物”教话,学话会更高效
举个例子,如果你想让宝宝学会“小鸟”这个词,最好给宝宝看看小鸟的图片,或带上宝宝看真的小鸟,实物与发音结合,“宝宝看,这就是小鸟。”如果你细心留意,宝宝们最先掌握的那些词,常常是那些经常出现在他们视野中的事物,例如“妈妈”,“爸爸”,“牛奶”,“电话”,“玩具”等等。那是因为出现在孩子视野中的事物越多越频繁,孩子掌握相应的词汇也就越快速。
所以,泥土越堆越厚,才能成为小山;宝宝走得多,才能学会走路;宝宝说得多,才能学会说话……如果你家孩子还处于学话期,赶紧做起来吧!
关键字:宝宝学话、学话期、亲子互动、育儿方法、早期教育幼儿说,作者为幼儿心理科普作家黄杏贞,已出版书籍《心理咨询师妈妈的科学育儿法》(获国家部级优秀出版物奖)。学习幼儿心理研究和知识,分享科学、实用、有价值的育儿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