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灰狼 >> 灰狼的天敌 >> 30年来一只狼首次离开切尔诺贝利核辐射禁
切尔诺贝利事故后,人类禁区成了动物领地,狼的数量是其他未受污染地区的7倍。科技日报图
30年来,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残留下一块巨大的有毒区域。但科学家最近报告称,他们观察到该区域有一些“不一般”的迹象——最新的发现是一只年轻的野狼走出了切尔诺贝利隔离区。
这片无人区面积大约平方公里,今天仍然被认为高度污染而不能居住。但在没有人类活动的干扰下,部分野生动物看起来已经能茁壮成长,并且开始突破隔离区的界限。这一报告发表在最近的《欧洲野生动物研究》期刊上。
可能携带突变基因
切尔诺贝利,曾经人们眼中最安全、可靠的核电站。但年一声巨响后烟火冲天,彻底击溃这一神话。
据乌克兰官方统计,截止到年,有大约万乌克兰人(包括42.8万名儿童)受到这次事故的辐射影响,出现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人类的健康问题主要受放射性物质碘-影响。而锶-90和铯-会对土壤造成更为持久的污染,植物、昆虫和蘑菇从土壤中吸收铯-,受污染的食物有可能出现在人类的餐桌上。所以部分科学家担心,核辐射会对当地造成几个世纪的影响。
年2月,研究人员将GPS全球定位器安装在13只野狼身上,开始监视它们的一举一动。通过GPS定位,科学家们可以更多地了解核衰变是如何影响这些野生动物的。
不久前,科学家意外发现一只3岁大的雄性野灰狼身上的GPS定位器远离了核辐射区——它闯荡到了大约公里的地方。这是科学家们首次追踪有狼离开放射性切尔诺贝利区,达到了这么远的距离。
研究人员认为,这项发现可能预示着未来野生动物数量有进一步扩大的迹象,但同时,其携带的变异基因也可能会扩散开来。
此处并非“生态黑洞”
核事故后,切尔诺贝利灾区沦为“鬼域”。据称苏联政府疏散逾9万名居民,大面积现代化的居住地带被列为封锁区。
但30年来,人类禁区却成了动物领地——英国生态及水文中心此前曾开展TREE计划,用以评估核辐射风险。研究人员在灾区安装了40部自动摄影机追踪野生动物,拍摄到一只棕熊在围栏外雪地踱步,可能是在觅食,摄像机还将当地更多的动物——那些无视辐射的山猫、野猪、灰狼、鹿、马和水獭等一并纳入了镜头。
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科学家迈克尔·拜尔纳,是监控并分析那批戴了GPS定位器的狼群的科学家之一。他表示,在切尔诺贝利地区,狼的数量是其他未受污染地区的7倍。
这很可能是因为人类大面积撤出,对当地生态的压力和干扰也随之锐减,为动物重返栖身地提供了一定机会。一些较为大型的哺乳动物几乎是即刻就出现在这里,而且在无人区肆意繁殖,数量快速增长。
拜尔纳认为,切尔诺贝利禁区远非“生态黑洞”,迁徙的行为很可能也会出现在其它野生动物身上。
但这项研究还发现,其他12只戴有GPS的狼都留在它们的“家乡”。一般来说,狼作为群居动物很少“离家出走”,何况是走到数百公里之外。不排除是狼群数量过密,某只野狼迫不得已向外扩散。目前,科学家尚不清楚逃离的狼发生了什么情况。
争议的问题还很多
尽管有摄像头、定位器和一直未中断的调查,但实际上,科学家们还不清楚切尔诺贝利之灾对当地野生动物种群的总体影响,研究曾发现某些动物突变率增高的证据,但总体情况仍是模糊的。
这也是科学家们监控这批灰狼的原因,它们在此地已经蓬勃发展,数量惊人,颇具代表性。
现在,一只大胆坚定的狼,足迹已远远超过了隔离区。这位逃逸者所携带的辐射量,对它出现地区的人类几乎不会有什么影响,但通过它,科学家可以进一步揭示基因突变如何进入更广泛的动物群体,换句话说,野生动物受核辐射突变的基因到底能传播多远。
不过,这种“突变”现在发生到了何种程度,是科学界另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年一项研究认为,这场事故对于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会消退,甚至是永久性的。一个来自南卡罗莱纳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小组发布的报告显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所泄露的辐射已经导致周边区域的生物生态系统产生异变。
但拜尔纳证实,他的团队跟踪的狼全都有四条腿、两只眼睛和一条尾巴,并没有周身发出绿光——但可惜的是,他们迄今没有掌握这些狼与其它未受辐射的狼在遗传上存在差异的任何“硬数据”。
自然界的能力是否可以把事故的阴霾扫空?杳无人烟的区域何时真正复苏?这些问题,或许还要花上多年才有答案。
核事故灾难32年后,切尔诺贝利开始“憧憬未来”
年4月26日凌晨1时23分许,位于乌克兰北部靠近白俄罗斯边境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因堆芯压力和温度过高突然发生爆炸,反应堆顶部重达多吨的防护层以及车间屋顶被掀开,8吨强辐射物质被抛到空中。这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历史上最严重的事故,现场转眼变成“鬼城”,核能专家眼中最安全可靠的石墨沸水反应堆神话破灭。
32年过去,记者近日参加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管理局组织的记者访问团,来到这个核事故“禁区”,重温当年的悲壮场面,感受当地近年来发生的新变化。
▲3号反应堆的水循环主泵(陈俊锋摄)首次进入3号反应堆车间
这是记者近3年中第6次来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采访。总体上看,这些年来这里可以参观的区域增多了,对外开放的程度更大了,但同时戒备也更严了。
记者团先来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管理大楼,电站方面介绍了过去一年来主要的工作进展:新掩体竣工后设备调试、地上干式核废料储存库建设进展、禁区内太阳能电站建设可研报告、禁区内旅游项目开发情况,以及成立不久的生态保护区情况等。比较来看,核电站禁区管理更加规范,戒备更加严密。不同以往,如今进入核电站办公大楼需要接受全面安检,类似机场安检,并且要签署禁区行为准则保证书,承诺严格服从管理、不从禁区带走任何物件、不拍摄禁区内军警和安防设施等。
之后,记者进入3号反应堆厂房,这是记者首次进入爆炸点隔壁的3号反应堆厂房。从核电站办公大楼通往3号反应堆需要穿戴特殊防护服。每个人都要套上覆盖膝盖的黄色腿套,穿上白大褂,戴上白色圆形帽,还要领取一双手套和一个口罩。据工作人员解释,接近4号反应堆的区域核辐射强度较大,必须加强防护,而且严禁触摸任何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3号反应堆发电机组直到年12月15日才正式全面停止向乌克兰国家电网供电。也就是说,在隔壁的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和火灾之后,这里仍旧正常运行超过14年。1号和2号反应堆机组分别于年11月和年3月彻底关闭。记者看到,四个反应堆实际同处于一个总建筑物之中,内部相互隔开,一条长约1公里的通道连接它们,通道墙体用黄色的特殊金属材料贴面,被戏称为“黄金通道”。
走在通往3号反应堆的“黄金通道”里,可以发现路过1号反应堆和2号反应堆的监控中心。3号反应堆紧挨着4号反应堆,位于允许通行的走廊的尽头。记者参观了3号反应堆的燃料组件车间、循环泵车间以及监控中心。经过循环泵车间和安放霍杰姆丘克纪念浮雕的走廊需要戴上手套和口罩。所有参观项目结束后,先要把口罩和手套放入印着核辐射标记的专门垃圾箱里,然后走到出口脱掉腿套。这时,有工作人员对记者的相机、摄像机、话筒等进行放射性污染检测。通过检测后再向前走,进行人体污染检测,然后在一个出口脱下白大褂和帽子交给工作人员。
▲一名女记者在黄金通道出口接受核辐射剂量检测机检查。(陈俊锋摄)禁区旅游项目日趋成熟
年11月,巨大的弧形钢质新掩体顺利覆盖到局部破损的4号反应堆机组旧石棺上,使这里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使用寿命年的新掩体除了封闭4号反应堆,还会用内置的机械臂清理核废料和污染物,进一步从源头消除和防止灾害。
禁区内配套的核废料储存库的土建部分也已全部竣工,截至目前,储存库已通过耐寒测试,耐高温测试的工作即将展开。目前,切尔诺贝利的核废料一直储存在俄罗斯,每年需要花费两亿多美元。一旦这个储存库建成,存在俄罗斯的核废料将被运回乌克兰,电站此后清理出来的废料也将储存在这里。
在禁区内建造1.2吉瓦大型太阳能电站的可研报告已于今年3月完成,并向外界公布。禁区具备太阳能电站需要的一切土地和输电线路条件,这为今后吸引投资者和开展具体招投标活动创造了条件。
32年来,随着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危险系数降低,禁区接待外界人士到访的频率逐渐增加。旅游项目大力开展也让普通人进入禁区成为平常事,这使得禁区知名度和吸引力增强。
▲切尔诺贝利游乐园内的摩天轮
近年来,禁区内旅游项目设置日趋成熟,游客人数从年的1万多增加到年的3万多,年更是超过6万。在进入禁区的入口处,记者发现今年有了新变化,一辆绘有核辐射警示标志和切尔诺贝利旅游网址的轮式装甲车被高调停放在那里;另有一个新设立的纪念品销售亭,出售核事故纪念币、钥匙链、冰箱贴、T恤、棒球帽、军用水壶、马克杯、禁区游览图等。
从“无人区”到生态保护区
去年,电站管理局还在禁区内正式建立了生态保护区,保护区可以提供游览项目,也可以进行科研。32年来,人类活动的退出让这里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如在普里皮亚季市足球场,球场内已长满参天大树,如果不是四周的水泥看台,你一定会认为这里就是茂密的森林。
无人打扰的禁区渐渐变成鸟兽鱼虫的天堂,它们自由自在地繁衍。一些濒危动物也出现在禁区里。
采访中,禁区生态监控处官员维什涅夫斯基说,事实上禁区内的动物从人类大撤离后,就开始进驻人类活动空间。最早是一些啮齿动物,它们发现废弃的农田里农民在春季种下的粮食成熟了,还有果园里夏秋季节水果也很美味,这些动物的种群迅速扩大。如今,禁区内已发现山猫、猫头鹰、白鹭、棕熊、欧洲野牛、野马、獾、河狸、野猪、鹿、狐狸、野兔、水獭、狼、灰蓝山雀、黑松鸡、白尾雕等。有多种脊椎动物生活在禁区内,一些动物在废弃的农舍和居民楼内安家。一些鲶鱼在电站冷却水渠里长到一两米长,喂鱼成为禁区旅游的金牌项目之一。
维什涅夫斯基说:“今天,当我们站在核电站废墟旁,或者提起切尔诺贝利这个名字的时候,除了想到那场令人恐惧的大劫难,呼吁汲取教训,并向成千上万救援者致敬,我们已经开始憧憬未来。”(据科技日报、参考消息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