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灰狼 >> 灰狼的形状 >> 如何将小兔子和大灰狼改编成自闭症游戏
今天我们来说说应该如何对游戏进行改编,既贴近目标又能增加孤独症(自闭症)小朋友的认知。
以托班为例,在幼儿园某周“锻炼活动”项目中的目标,是能双脚跳和定向跑。幼儿园对应的游戏是《小兔子和大灰狼》,游戏的规则是:将套圈分散摆放在场地上,一个圈就是一个小山洞(小兔子的家)。老师和幼儿边说儿歌边做双脚向前跳的动作:“小白兔,真可爱,蹦蹦跳跳上山来;上山要去做什么,去吃萝卜和青菜”。
“大灰狼来啦!”请另一位老师扮演大灰狼,当“大灰狼”去抓“小兔”时,“小兔”要跑回圈里,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很多,所以会准备比较多的圈作为家,小朋友们跑到任意圈里即可。
一、将游戏改编为《大灰狼来了》适用于自闭症教学
在集体课中参考幼儿园的要求,并结合小朋友的年龄,对游戏规则进行调整。对于早期密集组的小朋友来说,结合VB-MAPP一阶段的教学内容,指令需要明确,重点在名词上,但要加入指令性反馈。所以结合双脚跳和定向跑两个目标,我们将游戏改编为《大灰狼来了》,并结合了运动活动和词汇认知。
游戏规则是,老师说儿歌,每一句结束带小朋友学小兔双脚跳。儿歌结束后,指令改为“大灰狼来了,找房子,回家啦”,同时增加视觉呈现,小朋友们跑到有房子图案的圈里,跑到后,老师的指令性反馈是“找到房子就到家啦”。
我们增加不同的指令,用来练习定向跑,例如,儿歌结束后,老师说“去找胡萝卜/小兔子/草地”,小朋友们需要跑向有胡萝卜/小兔子/草地图案的圈(视觉提示),指令性反馈分别为“小兔子饿了要吃胡萝卜/小兔子去找好朋友玩儿了/小兔子去草地上玩儿了”。
小朋友可以通过游戏泛化对于房子、胡萝卜、小兔子和草地的认知;因为每个目标都相隔有一定的距离,小朋友需要记住指令的内容,寻找到目标后,通过一定的距离仍能记住目标,同时到达目的地后能够停下(能够进行2米内指令的执行)。
随着小朋友对游戏的熟悉,我们可以逐渐将4个目标结合,让游戏更加有趣。“小白兔,真可爱,蹦蹦跳跳上山来;上山要去做什么,去吃萝卜和青菜”。“大灰狼来啦,快找房子-回家!”“大灰狼走了,我们去草地上玩儿吧”,“我们去找朋友-小兔子玩儿吧”,“玩儿累了,我们回家-找房子”。
二、在家里如何进行这项游戏
我们可以结合《小孩小孩真爱玩》的游戏进行活动,并且从小朋友自己泛化到卡通小兔子上。对于一阶的小朋友来说,游戏指令是:小孩小孩真爱玩,小孩要吃米饭(小朋友需要跑向米饭)/要玩滑梯(跑向滑梯)/要躺在床上(跑向床)/找小朋友(跑向小朋友)。
指令性反馈是:饿了可以吃米饭/去游乐场玩滑梯/到床上休息/找小朋友一起玩。以上内容都是小朋友生活中会遇到的,我们可以让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会运用学过的知识,以及体会生活中的活动。
三、如何泛化和巩固这项游戏
可以从小孩泛化到小兔子,活动是对应的,小孩有的活动,小兔子也会有,包括吃东西/去玩/休息/找朋友。小朋友在游戏前,家长先带着复习游戏,再讲解“小兔子”这个新游戏,然后给小朋友身上贴/戴小兔子的标志(初步体验角色扮演),最后将里面涉及到的物品带着小朋友认识一遍。在讲解新游戏的时候,需要灌输小朋友要变成小兔子,要去找小兔子的东西。
泛化指令是:小兔小兔真爱玩,小兔子跑回兔子窝(小朋友要跑向兔子窝)/去找小兔子(跑向小兔子)/吃萝卜(跑向萝卜)/去草地(跑向草地)。指令性反馈是:兔子窝是小兔子休息的地方/这是小兔子的好朋友,可以找它玩/肚子饿了吃萝卜/小兔子在草地上玩儿。
当孩子升组-进阶密集组,也就是达到VB-MAPP二阶段能力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原来的游戏改成以功能性为主的指令:小孩小孩真爱玩,小孩肚子饿了(小朋友要跑向米饭)/要去游乐场玩(跑向滑梯)/累了(跑向床)/找谁一起玩(跑向小朋友)。
泛化游戏时,指令是:小兔小兔真爱玩,小兔子要回家(小朋友要跑向兔子窝)/去找好朋友玩(跑向小兔子)/肚子饿了(跑向萝卜)/要去玩(跑向草地)。当家长说指令“要去玩”时,小朋友可以跑向草地,也可以跑去找好朋友小兔子,因为找小兔子也是玩。小朋友能意识到可以去草地玩、也可以找小朋友玩是更好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