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狼

俗语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天下没有免费午餐

发布时间:2023/2/25 15:09:43   
北京专业荨麻疹医院 http://m.39.net/pf/a_9204186.html

著名相声演员牛群和冯巩老师很多年前表演的一个小品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其中有句台词一直让我耿耿于怀,它是这么说的:“有什么下不去手的,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舍不得媳妇儿套不着流氓。”

这句价值观有失偏颇的台词,给当时年少无知的我带来了很大的困惑,我当时就想呀,用孩子套狼,用媳妇套流氓,这也太疯狂了吧!这代价未免也太大了吧?

大家应该都知道,上面这句台词出自于一句流传甚广的民间俗语“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它的意思是说想要达成某种目的,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要想成功,就得努力,如此简单的道理,妇孺皆知。能量守恒,等价交换,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谁都别想空手套白狼。类似的俗语还有“舍不得金子弹,打不到金凤凰”,还有狠一点的,例如“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但对于“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这个俗语大家是否有过细致的思考呢?狼是凶残的肉食动物,绝不像动画片里的灰太狼那样善良。用孩子当诱饵去抓狼,无疑是送分题,为了套狼就舍弃一个孩子,这样未免也太残忍了吧?即使不是亲生的,我想大家也做不到。

古人仁爱且有大智慧,定不会传递错误的价值观。对于这句俗语有很多的解释,我认为最合理的当属“谐音误传”,以讹传讹,然后约定成俗,后来大家就默认了。“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这句俗语的原话应该是“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意思是如果你想要打狼,就要不怕跑路,“不入狼穴,焉得狼子”。

狼不仅身手矫捷跑得快,牙齿锋利胃口好,而且它的智商还挺高,到处躲藏不好找。猎人如果想要抓到狼,经常要越过山丘,却发现那边已无狼等候,但还是要继续越过山丘。

不知要跋涉多少里山路,不知走破了多少双鞋,才能抓到那只狡猾的大灰狼。

俗语的产生一般都伴随着一个励志的故事。话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古朴而娴静的小山村,人们晴耕雨读、安居乐业、其乐融融。后来,一群大尾巴狼的出没,打破了这份宁静,狼群不仅袭击家禽,还会伤害小孩,村民们怒火中烧,为了彻底剪除隐患,他们组织了一场“除狼”行动。

为了找到狼窝,参与“除狼行动队”的村民们翻山越岭,苦苦寻找,他们不知走过了多少山路,不知磨破了多少双草鞋,最后终于找到了狼穴,捕到了狼,美丽的小山村重回了往日的安宁。因此“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这句俗语也由此流传开来。

从“孩子”到“鞋子”,没有科技与狠活,却是满满的知识和文明。

上古汉语课的时候学过基础的汉语知识,古代根本没有“j、q、x”的发音,现代汉语中“j、q、x”的发音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声母“g、k、h”,另一部分来自于声母“z、c、s”。

在古汉语中“鞋子”被读作“háizi”。后来,“hái”音分化,一部分仍读作“hái”,另一部分则读作了“xié”,直到现在,很多的地方方言中依然保留了这种发音,不信你听听,湖北、湖南、江西、四川、广东等地,依然保留了这种发音。就拿我来说吧,在那两千年赤壁可览黄鹤风流的我的故乡,大家仍然把“鞋子”读作“háizi”,把“逛街”读作“gùanggāi”。

顺道给大家讲个笑话,很多年前上学时,有一次坐公交车,大夏天的车上人很多,突然听到一个清脆的女高音从车门边传来,“别挤了,我“孩子”掉了”。其实在武汉坐过公交车的人对这句话也见怪不怪,但那次突然有个热心乘客吃惊地反问了一句,“多大的孩子啊?大家帮着一起找找”。只听一个声音答复到:“38,不对不对,37码的。”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口口相传的东西,难免会玩些“谐音梗”,类似于“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这样被误传的俗语其实不少,例如流传度很大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句应该是“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说一个女子即使是嫁给乞丐或者老叟,也要本分的跟着过一辈子。另外还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原句应该是“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意思是说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抵上一个诸葛亮。

俗语有趣的地方不是因为它有多么华丽的表达与优美的修辞,而是因为那些民间口头化的表述,代表了一种文明,而且简洁明了,能经受住岁月的洗礼,被人们口口相传,经久不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36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