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家因为养狗被邻居举报,较量了几个回合、经历了报警、找熟人等一系列骚操作,不得不托关系把狗暂送到乡下,咨询后强烈要求我写一篇有关邻里关系的文章。
这样的咨询不是第一次了,很多人因为噪音扰民、漏水、公共区域占用、不当安装摄像头(安在邻居家正对面有刺探隐私之嫌)等问题,引发过多次邻里大战。
邻里纠纷,看起来事不大,带来的麻烦和心情上的郁闷却不小。其中,当然还有着恶性刑事案件的隐患。妥善解决邻里纠纷,能让人的生活质量上升一个层次,可也确实不容易,不仅需要哲学方法,有时还需要玄学。
本篇推文,就梳理下邻里矛盾,以及如何解决好邻里纠纷。
还拿闺蜜家的秋田犬举例。闺蜜家住在满是别墅的小区,狗养在她家别墅的院子里,距投诉的邻居家有段距离。秋田是大型犬,灰狼种,可看家护院也可作伴侣犬。
邻居投诉的原因是狗叫声打扰自己家的婴儿睡觉。养过孩子的都知道,睡渣体质的孩子,好容易睡着一点动静再醒了,可能能把大人逼崩溃了。对爱叫的大型犬投诉,没毛病。
岔头出在,闺蜜家的秋田,是不爱叫的狗,小区养狗的人不少,总吵到邻居的是另一家的狗,这本是个乌龙事件。但由于闺蜜的老爹,从高管岗位上退休后本来就有巨大心理落差,心情本就郁郁,没有妥善处理好投诉,投诉升级,最后不得不把狗送走。
城市的宠物基本上可视为家庭的一份子,这样的结果我写着案例觉得实在平淡(人类的痛苦本就不相通嘛),但足以另闺蜜郁闷了好一阵子。
闺蜜家狗叫引发的邻里矛盾,算是比较“文”的,当然还有“武”的(后文)。一个咨询人和邻居就是因为遇到了“芳邻”(本文特指因其自身原因没有普世价值观、难以沟通、怎么着都不行型邻居)矛盾不断升级,事件历经几个月,还不知什么时候可以解决。
话说这样的“芳邻”我也遇到过一位,7、8年前,楼上邻居因为出国把房子出租出去,众多租过他房子房客的其中一户。租户是老两口带着一个女儿,老两口退休,因自家房子拆迁没有及时买房,房价很快上涨到他们无法负担。
搬到我们楼时,她家女儿已经30来岁,据说研究生毕业,准备司法考试已经在家复习了好几年。想起我司考那会儿,兼职学习全职复习,离职后全力复习了4个多月通过。
不得不说,成人全职复习司考,各方面的压力还是很大的,经济心理、外部环境,都是考验。折腾好几年没有结果,状态可想而知,况且还曾经是天之骄子,单是心理落差就很难接受。
这样的家庭,每个家庭成员精神紧张敏感是必然的,对外部的一点点反应都会受不了,认为是针对她们,普通的事情也完全没法通融。
我们小区是在房地产大发展的初期建起来的,买房时开发商就不太愿意卖,半遮半掩的(现在知道那叫捂盘惜售),当然后来价格上涨了很多。这就导致房屋质量极差,全小区有近一半的房子漏雨,屋顶、外墙,哪哪都漏。
我家虽然不是顶楼,但楼上是顶楼,他家的露台下面就是我家的次卧,所以我家次卧墙角漏得稀里哗啦,必须从楼上修。
照理说,本来就是我们给人家添麻烦的事,应该在提要求时更谦卑一点,可经验主义害死人。
我们的其他邻居,对门、楼下,包括楼上的屋主,在一起收房、一起装修时就建立了革命友谊,关系好得在如今的大城市邻居中实在少见,不像邻居更像老友,所以对新邻居,我们习惯性地沿用了和老邻居相处的模式,客气一下,打个招呼,说哪哪天物业要来修房,需要上到他家露台,希望予以配合,他家长期有人,感觉应该不是难事。
没想到,楼上老太太一下子炸了——凭什么?
这真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只好解释,楼层结构、保修期将至(商品房屋顶外墙漏雨的保修期是5年,超过5年开发商将不再负责)等。不解释还好,越解释对方越不干,对某一类人来说,互相理解他人本身就是不可能的——凭什么?
事情没办成还白挨一顿骂,没办法,房子漏好几年了,也不见得非这会儿修,还是和物业商量一下吧,看看从旁边单元有没有可能爬过来。
本以为本楼历史性第一次邻里不和谐宣告结束,没想到才刚刚是开始。
没几天,楼上的新邻居和他家对门也发生了小规模战役。他们嫌人家孩子吵,老人烦(屋主家四世同堂有个90多岁的奶奶,腿脚不便却十分独立,喜欢一个人下一梯歇一下地从六楼下楼遛弯),一个眼神不对付就开骂了。
再没几天,他家和其他楼层的邻居也发生争吵,原因让人挺纳闷的,不住在一层的邻居能有多少交集,为什么能吵起来还挺让人疑惑。
邻里纠纷体现在农村,大多是宅基地、耕地划定矛盾,或者是大树遮住阳光、耕地灌水排水管路影响等,不一而足。在农村出现城市中因生活琐事引发邻里纠纷的并不多见,出现就是上述涉及重大利益的原则问题。在城市,尤其是一、二线大城市,邻里关系越来越淡漠。几十年前我小时候住的大杂院里,孩子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盛况再也难以见到,钢筋水泥铸就的围墙里,又都大忙忙的,无论是缺油了少盐了,京东到家下个单,没一会儿送来了,谁还有时间特意去维护邻里关系呢(遇到我家这样的好邻居,实在是运气)。不像农村,熟人圈,几乎全村的人都认识,这种底蕴下虽然每家有门有院,也经常敞开着,方便亲戚邻居串门唠嗑。在人与人有机会密切接触时,每个人包容他人(接受别人与自己的不一样)的程度就会很高。
比如,即使你不喜欢狗,或者不喜欢小孩,三天两头就有人带着狗、带着孩子到你家串门,你从小就看惯了这幅场景,即使自己不喜欢,也不会太难接受,忍一会儿就过去了。
住大城市可不行,讲究个私密性,自己的事情绝不能露给别人,包裹得越严越好,自然别人“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和观念,自己也没法接受。你过你的,但半点不能影响到我,影响到我就不行。
对他人的忍耐阈值极低,当然自己的领地、领空(包括在这里的声音、气味等),一点点的侵入,就会爆发。本文涉及邻里纠纷的案例都是这种情况。看起来是很小的事,正常情况下容易解决,甚至就是举手之劳,可换到另一个人身上,就变成无法逾越的高山。
啥叫人权?
具体到个人,应当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尊严权、公正权、获助权、财产权,进阶到族群,通说认为还应当包括发展权和民族自决权。
作为学过英语翻译的人,笔者只对“naturalrights”的翻译做一点小解释,这里的natural应采用英文释义“usedtodescribebehaviorthatispartofthecharacterthatapersonorananimalwasbornwith”。翻译过来就是“用来描述人或动物与生俱来的部分行为特性”。因此,不嫌麻烦的话理解为“与生俱来的行为权利”,意思确实大有不同。
近些年很多人在“天赋人权”这几个字的感召下,确有将个人权利无限放大而忽略他人权利的情况,这一点恐怕也是造成小规模民间矛盾的最主要内因。像本文邻里矛盾,像以前发过的推文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等,都可归因于此。(物业费有可能不交吗?)可问题就在于,自己自由的权利,能凌驾于别人的权利之上吗?就比如,因为邻居家做饭飘出油烟味,你有权利禁止邻居做饭吗?为了坚决杜绝,是投诉到底、报警、还是通过法院提起相邻权的民事诉讼?
解决邻里矛盾真要搞这么大?别说,很多因为邻里纠纷憋着气的当事人,在自力救济(指纠纷主体在没有中立的第三者介入的情形下,依靠自身或其他人的力量解决纠纷,实现权利)无法解决时,大多会想到用法律途径,笔者也曾接到很多的咨询。法律途径好用吗?看看报警的效果。
咨询人H先生,自由职业,带着十几岁的女儿和老母亲共同生活,女儿学霸,H先生工作努力,生活本该平静幸福,美中不足的是他有一个“芳邻”,这也是一个和很多的邻居都打过架的女士。
能够传出动静的声音、炊烟相扰的气味、楼下逼仄的停车位、甚至别人家更好的生活引来的羡慕嫉妒恨,都能成为吵上一架的原因。吵不过瘾就上手,文斗变武斗。他们的矛盾不是第一次发生,之前的数度过招不细表,此处省去字。
终于“芳邻”和H的老母亲在电梯内发生肢体冲突,壮年人和将近80岁老年人的冲突,无非是年轻的单方面殴打老人,H不干了,还一击,几个人闹到派出所。
在互有动手的情况下,本来应该使用《治安管理处罚法》殴打他人那一条的处罚,拘留5-10天,情节严重拘留15天。双方均有动手,算作互殴,要么双方互相谅解互不追究,要么全都拘留,只是根据情节可能有拘留天数的不同。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不老值的,H考虑再三放弃了这个念头。可“芳邻”殴打老母亲致使老人心率不稳血压升高紧急送医的费用,这损失怎么办?H仍想通过警方要求对方赔钱,但这个问题上,警方在调解(和稀泥)后,对H的母亲下达了《损害赔偿案件移送通知书》,通知自行去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合法吗?合法。作为了?作了。
前些年宣传的“有困难找民警”实在太深入民心了,那届领导也都升了吧,可法律对不同案件的管辖权还是有明确界定的。打人杀人等刑事案件,由公安机关管辖,民事赔偿类,只能调解,调解不成,公安机关没有审理、裁处的权力,需要到法院起诉。
到法院起诉,光写诉状、搞清流程就让好多人怵头不已,更不用说后面还有一系列法律程序,本来就没多大事、也没多少钱的情况下大多数人就不起诉了——不够那功夫钱。
当然,或者不差钱或者实在忍不了这口气的人,起诉当然是可以的,想省事的办法也现成的,请律师代理呗,律师费足的情况下,多小的事都有律师提供服务,就看是不是差钱了。
显然,无论是报警,还是到法院起诉,在解决邻里纠纷上,都是大炮打蚊子。真正需要诉讼解决的,都是涉及重大利益的事项,比如真正侵犯到自己的相邻权了,比如采光、用水排水、农耕灌溉等。
由于此类案件涉及物权领域比较深的法律理论,咱普法号就不过多阐述了,感兴趣的可自行度娘“相邻权”,如果真的遇到上述涉及自身重大利益的事项,还是先正式咨询律师。
只聊一下,真正解决邻里矛盾的办法。
先看闺蜜家狗叫的问题如何解决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她家狗叫扰民是个误会,真正扰民的狗不是她家的,是另一户邻居家的,之所以后来邻居几次报警投诉撕得厉害,和她老爹不当的处理方式有关。
本来嘛,有误会,好好解释澄清就是了,就算心里有气,抬手还不打笑脸人呢。可一旦自己也觉得委屈(我家狗明明不叫嘛),也带着气,事情指定解决不好,毕竟城市饲养大型犬本身就不合规。
狗狗被送走将近两个月,闺蜜左思右想终于有望破局,通过双方都认识的邻居帮传话缓和矛盾,善意地伸出橄榄枝。狗狗不在期间,对方也弄明白了叫的狗真不是闺蜜家的,人心都是肉长的,先真正换位思考去理解对方,做出缓和矛盾的第一步,现在投诉的邻居已经不再坚持,狗狗也办了证,回家指日可待。
可万一碰上“芳邻”怎么办,没有道理可讲,更不可能换位思考,生活的乐趣(生存的意义)就是自己不如意时用别人的痛苦取乐。面对这种人,迁就、退让是没有意义的,有人选择硬杠,就像H先生,那就要接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果。
有人选择无视,比如我和我的好邻居们,对当年的“芳邻”,领教了他家人的脆弱敏感后,大家默契地不再和他们进行交流,惹不起躲得起,对不是一路的人,掉头就走又不违法,又安全,又不惹气。纵使你有七十二变,无奈我一招都不接总行吧。
过了一阵,“芳邻”可能也感觉到气氛的微妙,他们也许也在想,为什么这栋楼的其他邻居之间,看起来那么和谐呢,楼道偶遇时他们为什么都在热情地打招呼聊闲天,一看就特熟那种,为什么自己就没人理。
他们居然也慢慢地改变了,不再故意找事成心刁难,再后来也能打个招呼,再后来,他们家退了租,据说是搬到郊区房租更便宜的地方去了。至此,“芳邻”的问题彻底解决。我们这种解决方式就依赖了玄学,时间有时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写在最后
解决邻里纠纷的几种方式可以总结出来了,如果邻居讲理、正常,用换位思考互相理解的方式,大多可以解决,搞好了还能多个朋友。
如果邻居是“芳邻”,要么比TA还混,双方争个你死我活(最终上升成恶性刑事案件的邻里纠纷也是有的),只要认为值得,然后去接受后果就行。要么就远离,用文明的方式,对待不文明的人,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不失为一种处事方法。
更好的结果,是放下偏见相互包容,还是鱼死网破,由君自选。
坚持码字其实挺不易,非常需要鼓励!到我的公号“黑龙马”加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