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灰狼 >> 灰狼生活环境 >> 她凭借一本格林童话成为了学霸,妈妈的
我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一个女学霸叫小彤,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她的成绩一直排在排行榜的第一名,从没有变过。她写的作文经常会被老师当作范本来读。
那时候老师出的作文题,经常是看图作文。老师就给出一幅简单的图画,然后让我们写-字的作文。
在我们大多数孩子眼里看来,这像是老师故意为难我们,简简单单的一幅画怎么能写出字的文章呢?我们通常连标点符号都算上了,才够勉强凑够几百字。
但小彤却不一样,就一幅简单的图,她也能洋洋洒洒地写上字以上。我们填不完那些限定字数的小方格,她却要加纸才能完成习作。这想象力也太丰富了吧!
我问她:“你的想象力哪来的啊?普普通通一幅画,你也能洋洋地写上成千字?”
小彤不以为然地说:“不就是看图编故事嘛,有什么难的,我和妈妈经常这样玩。”
原来小彤的妈妈经常陪着她一起读童话故事,家里的那本《格林童话》被她们重重复复地看了一遍又一遍,而且每次看都有新的发现,都能读出新的故事。
以前作为孩子,注意点只在故事上,现在作为孩子的妈妈,我的着重点才在育儿上。细细回味,才发现这位妈妈的教育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小彤妈妈和孩子亲子共读绘本的时候是这样做的:
①先让孩子观察图画,让孩子发现图画中的故事。
妈妈和孩子读绘本的时候,并没有马上把绘本中的故事读给孩子听,而是引导孩子先看图画,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然后再把她看到的故事讲给妈妈听。
孩子的视野和大人的角度是不同的,大人往往会着重文字本身而忽略图画,而孩子反而会注重细节,从而发现文字之外图画之中的故事。而且孩子在看图的时候,往往会会加上自己的想象,令故事变得更精彩。
我和孩子读《小红帽》的时候,他就曾指图上的大灰狼道:“妈妈,你看大灰狼的指甲好锋利,都穿破手套露出来了。”
看,这就是大人容易忽略的细节,孩子却注意到了。所以,引导孩子自己去看图,让孩子慢慢养成认真观察,细心发现的习惯。心中有题材,下笔就不会没东西可写了。
②发现题材,续写故事。
和孩子共读,重要的是引导孩子思考。小彤妈妈和女儿亲子阅读的时候,通常引导孩子把故事编下来。有一次,读童话《狼和七只小羊》的时候,女儿问了一句:“羊爸爸去哪儿了?怎么没有提到他呢?”
于是,妈妈就鼓励她发挥想象力,围绕羊爸爸去哪儿了,为这篇童话写续集。我们也十分有幸地读到了她那篇现代版的童话故事。她说羊爸爸和羊妈妈因为生了七个孩子,生活变得困难起来,所以羊爸爸到外面去打工了,只有过年才回来。
当时听到她讲这个故事,我们是笑到俯后仰的,这个续集也太具现代色彩了吧?同时也不得不佩服小彤如此丰富的想象力,正因为她用心的观察才会发现羊爸爸的题材,也因为她的认真思考,才有了后面这篇童话与现实结合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