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灰狼 >> 灰狼的习性 >> 新书速递犬类如何最终征服了全球商务印书
常言说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相比其他动物,狗无疑会唤起人类更多的情感。这种强烈的感情使人类在谈论狗的时候经常缺乏客观性。例如,人们频繁地使用诸如美丽、聪慧以及忠诚一类的词语来形容狗,就好像这些品质是狗与生俱来的一样。然而,要理解人类和狗的关系,需要更多地了解家犬及其野生祖先的博物学以及家犬驯化的历史过程。
家养驯化为什么重要?
尽管很多人和狗相处毫无困难,甚至把狗当成生活中非常独特的一部分,但很少有人会思考家犬在人类文明历史中的演化意义。
首先,狗是人类史上第一种家畜。这一事实对人类历史具有深远的影响。
现代社会中家畜无处不在,以至于我们经常忽视它们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的便利。然而就像贾雷德·戴蒙德(JaredDiamond,)所指出的,大型家畜可以成为文明崛起和衰落的决定性因素。
家畜是人类衣食住行的重要来源——这对每个社会都是必不可少的。当不同文明之间发生冲突时,那些最会利用家畜(如战马)的社会群体可能会有压倒性的优势。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某种发明的想法往往比实现这个发明的途径更加重要。想法一旦出现,人们会想出各种方法去实现它。
在动物家养驯化的例子中,动物可以接受驱使并改善人类生活的想法,比驯化哪种动物以及以何种方式驯化都重要得多。
因此,如果狗当真是人类驯化的第一种动物,那么它可以当之无愧地成为给予人类文明重要启发的动物。
它使人类第一次明白与野生动物共同生活是完全可行的。这是一个革命性的新概念。
这个概念对地球各个角落的生物群、人类与动物关系以及人类生活方式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一旦这样的想法建立起来,驯化其他动物将会变成理所应当的事,只需要选择适当的物种,以及在试验和失误中总结出适当的驯化技术。
首次的家养驯化发生在狼身上可能并非偶然。
狼是一种拥有高度的社群智慧并且高度适应群体生活的食肉动物。戴蒙德(Diamond,)注意到大部分大型哺乳动物对人类的驯化都有强烈的抗拒。
世界上只有14种具有经济意义的大型家畜被成功驯化,包括常见的牛、羊、猪、马、驼等。它们全都是植食动物,而且大部分来自欧亚大陆。这14种大型植食有蹄类动物中没有一种像犬类这样具有复杂的群居体系。可以想象,这些性情比较孤僻的有蹄类一开始远比习惯群居的灰狼更难接近。
有趣的是,在经济价值方面具有最重大意义的5种家畜——绵羊、山羊、猪、牛和马——最早都在西亚的“新月沃土”(FertileCrescent,包括现今伊拉克、以色列、叙利亚、黎巴嫩、埃及等的部分地区)及其周边驯化出来(猪可能是一个例外,最早驯化于中国)。
在考古记录中,这5种家畜最早出现于西亚(年前至年前),可能并非巧合。家犬最早的记录之一来自约年前的以色列,远早于五大家畜的记录。
是否中东和西亚人在与狗的相处中萌生了驯化的想法并将相同的想法快速应用于大型植食动物呢?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一想法简直就是革命性的,它鼓励人们与高大但胆小的植食动物一同生活,借助牲畜更强大的力量来完成更长距离的旅行,搬动更多的货物。人类如果仅靠自己的力量来做这些工作,是无法达成这些功效的。
年,斯坦利·J.奥尔森(StanleyJ.Olsen)和约翰·W.奥尔森(JohnW.Olsen)父子二人提出一个理论——家犬可能起源于中国。
当时动物家养问题越来越吸引考古学家注意,奥尔森父子便试图系统研究家犬的化石记录(Olsen,)。他们起初将灰狼的一个小型亚种推断为最有可能被驯化的种类。中国和蒙古国的灰狼中国亚种似乎符合这个假设。
随后奥尔森父子研究了周口店遗址的犬属材料。周口店位于中国首都北京西南约50公里处,以发现中更新世(50万年前)的北京人(直立人)而举世闻名。周口店发掘出的犬属材料由裴文中于年定为灰狼变异亚种,而后来古生物学家通常把它升为变异狼。斯坦利·奥尔森指出变异狼的大小和形态介于亚洲狼与一个以在中国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一具家犬头骨为代表的物种之间。
为什么狗是最先被驯化的?
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过着狩猎采集生活的人类完全驯化的动物,因此它们在人类历史上起着独一无二的作用。
狗的家养启发人类产生一个革命性的想法,即野生动物可用来驱使以达成人类的目的。狗在当时是第一种,很可能也是唯一的一种家畜,它们跟随人类来到美洲,或使用人类的技术(乘船)扩张至澳大利亚。它们是人类社会演化的重要部分。
往大处说,它们的重要性不亚于诸如石器、青铜器和农业耕种等重大发明。因此人们不禁要问一些问题:为什么狗是最先被驯化出来的?哺乳动物要有足够高的智力才能和人类共生吗?或者说狗达到了和人类相似的社会化水平了吗?
人类最初的稳定聚落与农业的起源有关。狗可能是唯一适应狩猎采集生活方式的家畜。人类有可能是从狼的集群狩猎中学习并获得了狩猎技术吗?果真如斯坦利·奥尔森()推测的那样,本身就是集群狩猎者的人类由于与狼获取猎物的策略相同,而主动向狼靠近吗?
行为生物学家雷蒙德·科平杰和夫人洛娜·科平杰()进一步拓展了莫里的家犬自我驯化模型。首先,农业产生了人类居所,这是有别于流动性的狩猎采集生活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在每个人类村庄都有遗弃物,如骨头、动物尸体、谷物、水果以及人类排泄物。科平杰夫妇指出这种人类垃圾场成为一些狼的首要栖息地。这些狼可能频繁光顾垃圾场以获取新的食物来源。不那么惧怕人类的狼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中通常更为成功,因为它们看到人类靠近时不会逃跑,从而造成较少的体力消耗。可以肯定这样的狼也更容易被驯服。由此就促成了狼和人类的早期联系,最终促成家犬的驯化。
以上选自《犬类和它们的化石近亲》
《犬类和它们的化石近亲》
王晓鸣[美]理查德·特德福德著
以坚实的研究和精致的复原图
系统重现丰富多彩超乎想象的犬类演化史
简单明了地阐释犬科生物的系统分支与演化方向
探寻犬类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