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灰狼 >> 灰狼的习性 >> 高考作文如何做到深刻老熊的中考高考
高考作文如何做到“深刻”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类。这就要求考生首先要写出符合基础等级要求的合格文,然后,在此基础上,紧抓四个关键词:深刻、丰富、文采与创新,努力出彩,写出具有亮点的个性文,获得发展等级分。当然,这并不是说,一篇文章必须具完全备这四个方面,而是说只要具备其中的一点,就可以获得发展等级分。
此处重点谈谈“深刻”。那么,什么是“深刻”呢?评分标准有关“深刻”的表述共有三点:
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对现象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发掘出寓于事物中的本质来。写论述文,应在纷纭复杂的事物表象中,剥去现象的外壳,抓住问题的核心,高屋建瓴地确立自己的观点。
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善于探究事物的本源,以敏锐的目光,借助事物发展变化的脉络,探寻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观点要有启发性。所持观点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有时代感和前瞻性,并能引发别人的思考,产生心灵的共鸣,灵魂的震颤,思想境界的升华。
要想做到上述三点,绝非一日之功,它要求考生要有丰富的阅历,开阔的眼界,敏锐的观察社会和思考问题的特质。同时,要多阅读,勤思考,深化自己的思维品质,努力使自己观察社会、思考问题的角度新颖而独到。
一、深刻是对历史的反思,对世事的洞悉,是从平常琐事中揭示出生活的哲理。
别人认为本来如此,你却看出本该如彼;别人以为事出偶然,你却看到实出必然;别人觉得司空见惯,你却看出荒唐滑稽……总之,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联想由此及彼,深挖现象背后的道德、制度以及文化层面的实质,升华为宏大的主题,这种说理比逻辑的推论更奇警,更震撼。
例如,有这样一则材料:
某市消防支队全体官兵学英雄,见行动。他们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群众利益出生入死,在所不辞。一年来,为抢救人民生命财产,他们紧急出动多次……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对这则材料,你怎么分析?
对这则材料,一般同学都会从消防官兵英勇无畏、为人民服务的角度思考,这样尽管没错,但流于肤浅。如果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就会发现,消防官兵固然英勇无私,但出动多次,足以看出这个市消防安全方面的漏洞。因此,确立一个深刻而独到的论点:消防队应把重点放在“防”上,而不是“消”上”。
二、深刻,还表现在思想的高度凝练与概括,从平凡的事物中揭示人生的意义。
考生要能够从纷繁芜杂的历史现象和生活现象抓住最本质性事理,显示出光彩射人的魅力,有时是把笔触伸进人性的最深处,发出诛心之论。
如下面的精彩语句,就抒发了对普通人的赞美,简约而深刻:
每一片圣洁的雪花都有一个赖以凝结的核心,那核心必是一粒灰尘。
每一个伟大的胸怀都有一个出发点,那出发点必是凡人的需求。(刘心武)
又如台湾名作家林清玄在《生命的化妆》中,通过化妆师的巧妙回答,点出化妆的不同境界:拙劣的化妆扭曲个性,浅层次的化妆突显“主角”,再到深层次的化装改变体质、甚至改变气质,然后用化妆师一生的经验准确地总结了化妆的全部内涵:“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接着,又拿化妆和写作进行类比,写到了三种写作:“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至此,“生命的化妆”一再突显,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生命化妆的重要意义。文章步步升华,揭示了深刻的人生意义。
三.深刻常常体现为多维归因,追本溯源,对生活作剔骨抽髓的解剖。
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和消亡,都要受其特定的条件(原因)支配。高考作文所给的题目也脱不了这个框架,在写作时,要学会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就可能使文章的立意深刻,可能使分析有深度。分析原因时,可以由现象到结果,对事件背后的道德、制度、文化的深度挖掘,也可以由结果反溯原因。
我们来看一道作文题目:
纸屑飞扬的街道上,路人无动于衷的绕开;公交车上的扒窃,人们把它当作现场版话剧来观赏,或是远远的避开;刺眼的红色交通灯下,行人若无其事的穿行……刘心武在《谁做》一文中说:谁都觉得这事该做;谁都等着别人去做;谁都埋怨别人没做;谁都觉得这事并不难做;终于谁都不做。
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屡见不鲜,你是怎样看待这类事件的?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字的论述文。
谁都觉得这事该做,谁都觉得这事并不难做,终于谁都不做。
为什么该做、不难做的“事”最终谁都不做?
我们不妨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对“不做”的原因进行剖析:
自私心理(公共利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愿做)
懒惰心理(小事一桩,“无利不起早”的小聪明,不屑做)
侥幸心理(与己无关或联系不紧,“不差我一个”,怕麻烦)
推诿心理(做有作秀之嫌,不做不出错,怕担当)
从众心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人难当,社会没有给为善者多一份掌声,社会环境冷漠。)
看客心理(缺少公民意识—权力,义务;缺乏“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缺乏担当意识。)
分析到这一步,虽然已经对“不做”做了深入的思考,但还不够深刻,我们不妨从“现实和个人”的角度继续剖析:
因为谁都知道高喊“我做”意味着接连一串的后果,损失,责任。为什么都能做的一定我做?为什么这个后果要我承担?于是,老鼠永远挂不上猫铃铛,兔子赢不了大灰狼,互相推诿的“谁做”其实是“承担”。
“不做”之害首先缘于人们的心态:等。早过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安逸在人们心中横行,等待成了人人心中的准则。没有人愿做出头之人,明明是一马当先的时候,却个个成了缩头乌龟。这样的等待之风在一句“为什么我做”之中迅速吹遍社会。
偏偏中国还有句流传下来的俗语叫“法不责众”。每个人都有错,却莫名的就成为了每个人都没有错。明明自己没做却又抱怨着别人没做,终是没人担着“不做”的罪名,“不做”也就不了了之了。明明是极容易的事情,在一场等待之风下,在一句“法不责众”下没人肯做。没人做,于是没人出错,于是没人负责。这样一个怪圈往复循环了起来。于是不合格的食品出现了,不合格的桥梁倒塌了,不治病的药物致命了。太多太多的“不做”之殇出现了。没有规定谁做,终于谁都不做。
再深入一步,从“过去和民族”的角度继续剖析:
相信每个人都不会对“明哲保身”这个字眼陌生。我们遥远的祖先在从愚昧中觉醒不久之后便创造了它,甚至还把对它最好的注解写进了留给后世的道德圣经之中。于是,后代们不但将其传承下去,还不遗余力地“发扬光大”,大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高明出仕之道,小至“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潇洒生活,“明哲保身”渗透进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以至于最终发展成了所谓的“看”。
从“未来和民族的角度”继续深挖这种“不做”的严重后果:
只“看”不做是我们民族的悲哀,将导致一个民族的美德的沦丧,一个民族心灵的麻木和冷漠,一个民族集体无意识地扼杀人们的热力、善良。每一个人都是他人的外部环境,每一个人的小智小慧,虽使自己一时免受损失或暂得利益,却都将自己所置身的环境一点点推向更恶劣的境地;一个处处苟且、中庸的社会,不心疼善良,却纵容伤害,往往使英雄流血又流泪,很难建立起强大的有自我净化作用的舆论氛围;这样的社会,在紧急关头,很难站立起“挽狂澜于既倒”的人物;一个生活小事上“中庸,苟且,小智小慧”的民族,难以孕育出刚健、昂扬的民族精神,这一点,恰是一个优秀民族健康发展的最好养分。
很简单的一件事,通过这样的联想、推测,直击人的灵魂,深刻地挖掘出人性的丑恶以及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次的落后面。
四.深刻的最高追求是求异思维,观点别有见地,具有启发性。
普通人的思维多含惰性,容易人云亦云,在写作上也容易滑到套板反应中去。考生如果能反弹琵琶,守正出奇,直击司空见惯背后的弊端,就能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深刻佳作。当然,写作时不能为了新奇而新奇,要合乎情理,不能强词夺理,所论所析应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这就要求考生要时时点燃思维的火花,由个人到社会、由个别到一般、由现实到历史、由客观到主观、由局部到整体、由一元到多元。从思维方法上,可以逆向思维、因果思维、辩证思维相结合。即从个性中发现共性,从共性中发现个性;舍弃单纯的正或反的方法,用辩证的方法立意;从过程中预示结果,从结果中发现原因;从偶然中发现必然,从规律中找到个例。
例如,人们通常认为,教育孩子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不能唆使孩子过多地崇尚物质生活,更不能教导孩子有强烈的物欲。但刘克升在《授人以欲》却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家境很不富裕的工人师傅,常带着他的上小学的女儿到文具店里玩。看着非常精美价格不菲的文具,女儿的脸上总是露出非常羡慕、渴望的神情,但他从来没有替女儿买过一件文具,只是微笑着带着女儿逛商店。
不仅如此,工人师傅还常带着女儿到一家豪奢的大酒店去玩耍,任由女儿趴在沙发上,小心翼翼地去感受大酒店的舒适与华贵,看着穿着华丽衣服的客人来来往往。有一天,服务生实在忍不住地问父亲:“不消费为什么带女儿到这种地方来?”语气中带着一丝看不起。工人师傅笑着说:“我想给孩子一个希望,想让孩子知道世上有那么多美好和富足等着自己去努力,去追求……”作者最后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读了这位工人师傅和他女儿的故事后,这句俗语的外延应当有所扩展: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
这篇小文章从父亲看似反常的行为中找到了伦理上的合理解释——激励孩子奋进;从看似寻常的“购物”中找到了个性化的亮点——授人以欲;从共性中找到了个性化的教育方法,又从个性化的行为中,找到了共性的东西——爱。
综上所述,要想使文章的立意深刻,应努力“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使自己的思维品质深刻化,练就观察社会、思考人生的独特能力,同时,还要掌握一分为二、联系发展等哲学观点,勤练笔,常思考,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写出深刻独到的文章来。
(来源:网络。本号尊重原创,公益推荐,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