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灰狼 >> 灰狼的形状 >> 孩子说妈妈,我害怕,不想孩子胆小一生
大家好,我是布谷妈~
布妞跟我说,妈妈我怕。
怕什么?
怕我变成猴子。
平白无故的,怎么会变成猴子?我脑子里顿时冒出无数个问号。
因为我爱吃香蕉,猴子也爱吃香蕉,所以我怕变成猴子。布妞一本正经地说。
这逻辑,我居然不知道该从哪里反驳。
后来,布妞又跟我说,妈妈,我怕。
怕什么呢?
怕怪物。
怪物在哪里啊?
关了灯就出现了。
基于布妞说害怕的东西越来越多,我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孩子为什么突然变得胆小了,总说害怕?
01孩子为什么会害怕?
《儿童情绪心理学》中,有一章就讲到了孩子的恐惧。书中指出,孩子常说害怕,一般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
①特定阶段导致
布妞在几个月大时,胆子特别小。宝爸的开门声,都能让她从睡梦中惊醒,然后大哭一场。
有一次,她自己放了个臭屁,放完愣在那,半晌没回过神来。接着,她被这屁声吓得哇哇哭。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孩子在1岁前,对环境特别敏感。狗叫声、喇叭声、别人的尖叫声,都能让孩子吓得一个激灵。因为认知有限的他们,并不知道这些突然出现的声音是什么,从哪里来。
所以,在这一阶段,他们会表现得特别胆小。
②不好的经历
孩子在经历一些不好的事情后,他可能会留下恐惧的阴影,从而变得胆小。
比如看电视时,看到怪兽要吃人,而电视里边大家的惊恐的表情和紧张的气氛,都会让孩子敏锐地知道,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从而产生恐惧心理。
又比如被大黄狗追过一次,狗那种凶恶的表情,自己差点被咬的危急情况,都可能让孩子产生害怕的心理。
他们会把这种害怕的心理延伸到生活上来。
比如看到墙壁上的影子,他们就会想起电视里那怪兽的可怕模样。又比如一看到动物,孩子就会想起那条恶狠狠的狗。他们的恐惧心理越来越深,胆子也变得越来越小。
③大人的恐吓
有时候孩子不听话,我们便会用吓唬的方式来达到目的。
再不睡觉,外面的大灰狼就来吃你了。
不乖乖吃饭,让医生给你打针。
再哭闹,让警察把你抓走。
虽然这种方法立竿见影,孩子一听,马上乖乖听话。但被“吓大”的他们,确实胆子也越来越小了。
④丰富的想象力
孩子6岁前,会经历“泛灵论”阶段,认为万物皆有灵气和生命。
再加上他们想象力逐渐丰富,自己在头脑中脑补一些可怕的画面,也就会变得害怕起来。
每个人都会经历害怕的时候,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勇敢面对。
而当孩子说“妈妈,我怕”时,我们回答说“别怕”,并不能消除孩子内心的恐惧。而且“你要勇敢”这类话,还可能使情况变得更糟。
02说“别怕”不可取
脑科学家认为,人的情绪,尤其是复杂、高级的情绪,是在社会背景下衍生出来的。比如悲喜交加、哭笑不得这类复杂的情绪,动物并不能做到。
但恐惧却是动物的本能,并且每一种动物在表达恐惧时,行为模式几乎差不多。
也就是说,“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情绪。人在面对一些未知或者强大的事物时,会天生表现出敬畏感。
对于孩子来说,令他恐惧的事情,都是需要莫大的勇气来克服的困难。我们轻松一句“别怕”,或者“你怎么这么胆小,要勇敢”,并不能将这种困难消除。
相反,孩子还可能因为被贴上“胆小”的标签,变得更畏缩,而胆小一生。
03这样做,让孩子变得勇敢
我在看《全脑教养法》时,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那就是,人的大脑,会分为情绪脑(抽象)和理性脑(具象)。
当孩子受原始情绪(恐惧、愤怒等)支配时,他的大脑,是被情绪脑所控制的。如果我们要解决事情,就得将这件事,引导到理性脑来。
比如这样做。
①鼓励孩子说出来
孩子如果有骑自行车摔倒的经历,他之后可能都会留下心理阴影,从而不敢再尝试。
当时那种情景,会一直被压在孩子的潜意识中,那种害怕的心理,也一直占据着情绪脑。
这时候,我们可以鼓励孩子说出来。将当时那个画面,用语言将它具体化,提取到理性脑中。
当孩子在回忆那个画面时,其实也是通过语言将恐惧的情绪释放出来。如果孩子恐惧比较深,可以多说几次,说多了,自然而然,恐惧就淡化了。
他会发现,原来当时的情况也没有那么糟糕,自己不还是好好的吗?再加上情绪的释放,孩子的害怕心理,自然也就慢慢消除了。
②将事物具象化
孩子害怕的,一般是未知的东西。而未知,往往不在我们的掌控之内。因为不可控,所以害怕。
这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将这种未知具象化。
比如孩子说害怕怪物。我们可以问问他,怪物长什么样呢?他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他想干什么呢?
当一个未知的东西,变成一个具体的、可操控的事物,那么事情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我们还可以加点幽默感,让这个未知的“怪物”变得可爱起来。
比如,怪物穿黑色衣服一点也不好看,我们给他换一身粉红色的公主裙怎么样?这样,他就变得可爱了。
“怪物”这个名字太吓人了,不如我们给他取个好听的名字吧,叫“可爱多”怎么样?
“可爱多”吃人会不受欢迎的,不如我们给他喂点胡萝卜和青菜吧,让他跟兔子做好朋友。
我们把“可爱多”画出来吧,这样我们就知道,他到底长什么样了。
当一个穿着粉色裙、吃着萝卜和兔子做朋友的“可爱多”出现时,孩子自然也就不怕了。
③不要恐吓孩子
我们经常调侃说,你以为我是吓大的啊。
虽然这是玩笑话,但放在孩子身上,他还真有可能被“吓大”。
每个人生来都有恐惧的情绪,再加上孩子本就力量小、偏弱势,而且他们认知有限。大人的很多话,他们会当真。
比如“妈妈不要你了”“妈妈不喜欢你了”这些话,对孩子来说,是最具影响力的。当一个孩子,觉得自己会被抛弃时,他的安全感又如何建立呢?
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自然胆小怯懦。
还有“不睡觉怪兽就来吃你”“再闹让大灰狼叼走你”,这些话,都会加深孩子的恐惧。因为天真的孩子,真的担心自己会面临这样的境地。
所以我们在日常中,也要注意,不要用恐吓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每次当孩子说“我怕”时,不要再说“别怕”或者“要勇敢”这样的话,我们不妨蹲下身来,仔细听听,孩子害怕的到底是什么。
让他把事情具体地描述出来,然后,赋予这个事物积极有趣的一面。
这样,孩子也就能变得胆大勇敢起来了~
作者简介:布谷妈妈,一个善观察、爱思考、有办法的妈妈。专注儿童心理,读懂孩子轻松养育,喜欢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