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灰狼 >> 灰狼的种类 >> 孩子读绘本不专注学会解读绘本的3个步骤,
经常听有家长说,孩子看绘本非常不专注,看一会儿就跑去玩了了,家长为此感到非常头疼。
其实孩子专注的时间短,很大程度上是和孩子的生理特点相关的。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孩子专注的时间大约等于孩子的生理年龄+2分钟,只要在这个范围内,就是正常的,家长不用过于焦虑。
但是这并不代表家长没有努力的空间。
孩子不能专注的看绘本,除了受生理特点影响,和家长不会读绘本也有很大的关系。
绘本究竟应该如何读?
除了声情并茂的把绘本读出来,还有非常关键的一步就是和孩子一起解读绘本的图画。
3-7岁是孩子具象思维迅速发展时期,同时也是抽象逻辑思维萌芽的时期,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生动形象的绘本画面是最合胃口的,所以亲子共读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忽视绘本图画的作用。
绘本中图画其实都是穿插着故事线、有一定的故事节奏和小细节的,家长只有自己先读透了绘本,了解了故事线、故事节奏和各种细节,才能够和孩子很好的互动,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吸引孩子全情投入到绘本阅读中来。
详细的解读一本绘本一般有三个步骤。
一、了解图画的叙述方式
绘本的内容和主题都是通过一定的叙述方式来展现的,叙述方式主要包括故事线和图画叙述节奏两个方面。
1、图画叙述的故事线
故事线,其实就是明里暗里吸引我们翻阅绘本的动机,正是靠着一条条故事线,才把一幅幅图画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1)动作推动剧情线
主要是指绘本主角的动作串联起的画面。
比如非常经典的绘本《小金鱼逃走了》的故事线就是小金鱼不断的向不同的地方逃走,这个动作不断地吸引孩子去翻看小金鱼下面又逃到哪里去了。
(2)循序渐进的故事线
故事性比较强的绘本都是带着循序渐进的故事线,会吸引孩子带着各种疑问和猜想不断的去翻页,并期待和猜想最后的结局。
(3)重复式推进的故事线
这类故事线在低幼绘本里出现的比较多,就是绘本的内容大都是由固定结构的故事组合而成,并且结局通常是在我们的阅读过程当中可以被预测的。
比如经典绘本《和甘伯伯去游河》,不同的动物上船时甘伯伯跟他们说的话都说相似的,我们在读的过程中,就可以预测到甘伯伯要求动物们不要做的事情它们都会做,最后船肯定会翻。
(4)多条共叙故事线
还有一些绘本不止一条故事线,一般是一条主故事线穿插一些辅助故事线,辅助的故事线或是和主故事线平行,共同表达绘本的主题,或是单纯丰富阅读体验,增加阅读的乐趣等。
最典型的就是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除了主人公的故事线之外,楼下的小老鼠一家的故事线也是非常有趣。
虽然辅助故事线即使不存在,也不会影响故事的推进和主题的表达,但是有了这些故事线却的确可以增加阅读的乐趣。
2、了解图画叙述的节奏
很多绘本图画的排列都是有节奏的,这种类型的图画书通过两拍子、三拍子、四拍子这样的排列方式不断地重复,让人产生一幅幅看下去的乐趣,并预想接下来的场面,盼望着翻页,渐渐地接近故事的高潮。
比如,《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这本绘本,就是遵循两拍子的节奏,先是小鼹鼠质疑不同的动物,然后是动物用便便形态证明不是自己,这样的节奏,就非常吸引孩子,让孩子忍不住往下看。
故事线和故事节奏能很好的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还没读完文字,孩子就迫不及待的要翻下一页。
为什么刚读了几页,孩子就开始预测后面的情节。
为什么有的绘本很简单,孩子却反反复复的要读……
这其实都和作者精心设计的故事线和故事节奏有关。
对于家长来说,我们首先要自己搞清楚一本绘本的故事线和故事节奏,然后适当的埋下伏笔和引导,抓住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专注到阅读的过程中来。
二、感受图画表现的情绪和氛围
低幼绘本的文字都很少,主要是通过图画内容来表达情绪、渲染氛围。
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孩子用心去感受。
1、观察人物表情和肢体动作
表情和动物可以非常直观的表现绘本角色的情绪,在共读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去观察,人物表情是眉头紧蹙还是喜上眉梢,是握拳跺脚还是捶胸顿足等等,让孩子通过表情和动作来理解角色的情绪。
2、观察颜色和形状
每本绘本都有一个基本的颜色基调,和绘本的主题是一致的。
比如经典的《菲菲生气了》里面,在菲菲生气的时候,运用了大量的橙色红色等高饱和度的颜色,来表现菲菲的愤怒。
可是到最后菲菲消气了以后,色调就变成了清新的蓝绿色,色调的变化可以明显看出主人公情绪的变化。
3、字体、字号、字的颜色表现
除了正文的内容,绘本中还经常会有一些辅助的文字,这些文字的颜色、大小、字体等也都是蕴含了作者的小心思的。
比如《山田家的气象报告》,不同的天气的文字都是用不同颜色来表示的,和天气状态都是相对应的。
4、画面比例的表现
图画比例不一致并不会显得杂乱无章,反而是作者精心设计的用来表达情绪和氛围的手段之一。
最经典的代表是《野兽国》,其中的画面比例一直是随着剧情在变化,其实对于读者来说,这也是一种无声的冲击,可以将情绪很好的传递出来。
三、抓住精细设计的小细节
孩子是天生的观察家,作者把一些巧妙的细节藏在绘本中,其实也是留给孩子的一些小惊喜,既可以让孩子体验发现的乐趣,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细节虽小,但是作用却不小,绘本中的每个细节都是有意义的。
1、细节塑造生动人物形象
绘本中的形象想要活起来,就少不了各种细节的加持。
比如《大卫不可以》里的这一幕,大卫膝盖上的伤疤、积木形状的脑袋、手提箱上的图案都可以更好地表现大卫的淘气。
2、细节透露了剧情的发展
很多细节也是作者为之后情节的发展提前埋下的伏笔。
提起细节绘本,就不得不提《包姆和凯罗》系列绘本,这套绘本里作者插入了大量有趣的细节和伏笔,每次和孩子读,都会有新发现。
比如《包姆和凯罗的天空之旅》中,包姆和凯罗出发去爷爷家的时候,旁边也停了一架飞机,到最后我们发现小鼹鼠也到了爷爷家,可是小鼹鼠并没有跟包姆他们一起出发,所以之前的小飞机就透露了小鼹鼠会自己驾驶飞机去爷爷家。
3、细节让故事穿越
还有一些小细节可以产生穿越的效果,引得读者会心一笑。
比如《我爸爸》里,爸爸打败大野狼的一页,仔细一看,屋外大树后面躲着的是三只小猪和小红帽,都是和大灰狼相关的角色形象,瞬间就会让读者有穿越的感觉。
除此之外,细节还能揭示时间变化、展现背后隐藏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等,所以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善于观察,并尽量拓展。
通过了解图画的叙述方式、感受图画背后的情绪与氛围、发现隐藏的小细节这三步,基本就可以把一本绘本解读透,然后就可以吸引孩子一起亲子共读啦!
阅读习惯的养成并不会很容易,但是只要坚持,并坚持正确的方法,肯定都会有回报的,孩子爱上阅读也是早晚的事。
#凌晨爸妈成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