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灰狼 >> 灰狼的形状 >> 全新世期间,亚洲的狮虎存在同域分布,为何
世界上所有的野生老虎,仅生活在亚洲,而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狮子,都生活在非洲,即便是同时拥有老虎和狮子的印度,它们之间也相互之间没有任何交集,亚洲狮仅在吉尔森林里面有,而孟加拉虎则分布在印度大大小小23个保护区里面。
也正是因为老虎与狮子体型、战斗力等各方面都太像了,双方又没有见面的机会,所以网上才会出现大量有关于狮虎的讨论,但是你知道吗?大约在年前,即全新世期间,亚洲狮与老虎存在同域分布,而且重叠的区域面积不小,几乎是整个印度次大陆,及中西亚部分地区。
虎但是根据目前所有的史料记载,我们并没有发现多少野生虎与野生狮子冲突的记录,说明它们虽然同域分布,但却能和平共处,这出乎了我们的意料。
狮子与老虎食性相同,对环境的要求很高,而且领地意识极强,为何在生存资源上存在较大竞争的两种动物,居然能和平共存呢?
要知道在西伯利亚东北虎与狼共存地带里,狼的种群发展是高度受东北虎抑制的,今天我们就来探寻下老虎与狮子和平共处的秘密,并不是我们想的“实力相当”这么简单。
狮非洲狮由北非进入欧亚地区
现代狮子起源于东非和西非,时间节点大约是万年前,由于自寒武纪物种大爆发之后,地球上又发生了数次的物种大灭绝,类似于短面熊、美洲拟狮等大型食肉动物相继退出了历史舞台,一些中小型的食肉动物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而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狮子、老虎则收益最大,它们的栖息地迅速扩张,种群高速发展,很快,狮子就充满了除撒哈拉沙漠之外的几乎整个非洲地区。
狮子扩散趋势图与老虎一样,狮子作为一种大型的猫科动物,同样具有极强的探索性和高度移动性,大约在2万多年前,它们经由北非,迅速扩散至南欧大部分地区,接着东进,最远到达印度次大陆。
由于长时间的地理隔绝,进入亚洲的狮子在外形、基因层面上逐渐与非洲的狮子产生分歧,成为一个独立的亚种——亚洲狮。与非洲狮相比,亚洲狮的体型更小,雄狮鬃毛也更短,所以能够明显看到雄狮的耳朵。
亚洲狮东亚的老虎西行和南迁
关于老虎的起源,世界上有很多个版本,而老虎起源于东亚,即华南虎生活的地区,是支持人数较多的一个版本。从年发现的中华古虎化石来看,它与现代虎所有亚种里面,华南虎的形态最为接近,间接证明了老虎起源于东亚的说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终于在年找到了更加实质性的证据,通过DNA测序的方式,人们确认了河南一带是老虎的发源地,而华南虎则是现代虎中最古老的一支,只是可惜的是,作为我国独有的一种老虎,如今已经野外灭绝了,只能在动物园中看到它们的雄姿。
华南虎相对于群居的狮子来说,独居的老虎更具移动性,现代虎自万年前出现之后,迅速扩散至亚洲大部分地区,从老虎的扩散方向来看,大致可以分成两支,分别是:
沿西北方向的河流系统及森林系统进入亚洲的西南部;沿西南方向及南方进入印度次大陆及东南亚一带,最终因地理隔绝逐渐形成了新的亚种。老虎擅长泅水,所以能够登上苏门答腊岛、巴厘岛等,由于东南亚各岛屿之间无论在地形、气候方面都有很大差异,有着“一岛一气候”的说法,所以即便苏门答腊虎、巴厘虎、爪哇虎等相距很近,但表现在外在形态上也有显著差异。
动物园中的老虎狮子老虎的同域分布
从狮子扩散至亚洲的时间节点来看,与老虎扩散至中亚、西亚、印度次大陆的时间节点差不多,且双方都有往一个方向走,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的中亚、西亚,及印度次大陆地区,狮子与老虎在同一片地区下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
我们都知道,狮子与老虎是可以交配并且产生后代的,但是我们却从来没有发现野生狮虎兽或者虎狮兽的存在,也没有发现野生狮虎之间的争斗现象,所以有理由推断,在它们同域分布的期间,狮子与老虎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冲突。
这点让许多人感到意外,毕竟狮子与老虎都有“百兽之王”的称号,双方即便是为了确认自己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地位,也会互相发起挑战,更何况在猎物、资源等各方面都存在强竞争性。
我们看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东北虎与灰狼,在20世纪之前,东北虎数量很多,所以当地的灰狼数量则较少,而当进入20世纪之后,俄国大肆捕杀东北虎,导致老虎数量急剧下降,此时人们观察到这里的灰狼数量有所上升,到了20世纪50年代之后,俄国的东北虎数量下降到历史最低,此时狼的数量达到了顶峰。
50年代过后随着对野生的保护,老虎数量逐渐攀升,此时人们观察到狼的数量在下降。长时间里面,东北虎与狼都表现出此消彼长的趋势,可见在同域分布下,老虎对狼的种群起到抑制的作用。
东北虎与狼群发展的关系无独有偶,在白俄罗斯的纳利波基森林里面,欧亚猞猁也被观察到抑制狼群发展的现象。欧亚猞猁是猞猁属里体型最大的一种,而此地的狼却是一些小型狼,远没有北美灰狼那么巨大。
成年的猞猁,尤其是雄性大猞猁,无惧任何一头狼,即便是雄狼,所以在同域分布下,猞猁会定期捕杀狼,以便给幼崽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根据白俄罗斯科学院的调查,在猞猁活动频繁的区域里面,狼幼崽的死亡率高达40%-50%,有些地区甚至高达90%,而在这些地区里面,猞猁幼崽的死亡率仅有20%-25%左右。
欧亚猞猁与狼对峙猞猁杀的狼,基本上都是狼幼崽、亚成年狼、怀孕的母狼,以及孤狼,所以我们也正确认知,即便是成年的雄性大猞猁,也不会去惹狼群,它们更多的是在每年温暖的季节里面,向孤狼,或者一些较为弱小的狼发起攻击。
无论是在寒冷的西伯利亚远东地区,还是在纳利波基森林里面,食性相同的两种动物都存在强竞争性,且相互之间冲突不少,但为何食性更加相近的狮子与老虎,却没有爆发大规模冲突呢?
难道真的是因为势均力敌,谁也不敢轻举妄动的缘故?
可能会存在这方面的原因,毕竟在野生动物里面,趋利避害是天性,无论是狮子还是老虎,在发起攻击之前,总是会衡量对手的实力,但其实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狮虎相争狮虎和平共存的秘密
我们都知道,老虎被称为“森林之王”,而狮子则被称为“草原之王”,从这两个外号上面,我们便能对它们的习性略知一二。
老虎是独居动物,它的捕猎方式更多的是靠伏击,它不太擅长用追逐的方式捕获猎物,所以老虎必须生活在森林里面,依靠众多的遮蔽物辅助捕猎。
而对于狮子来说,它们是群居动物,除了会伏击之外,更多的是靠团队合作追击猎物,由于生活方式的不同,所以狮子与老虎对地形环境的要求也不一样。
林中的老虎无论是群居的亚洲狮,还是群居的狼,我们会发现,它们名义上生活在森林里面,但实际上是生活在林中的开阔地带,或者是稀树平原上,在这种地形里面,更能发挥团队狩猎的趋势。
而对于独居的老虎来说,到了平原上,缺乏有效的遮蔽物,会感到“生存无力”。所以在食物充足的阶段里面,老虎不会来到林中的开阔地带或者平原地区,而狮子也不会贸然进入密林。
两者在大环境上看似有着很大的重叠,但是在微生境上彼此分离,在19世纪之前,野生动物种类、数量丰富,狮虎并不缺乏食物,所以它们之间能够见面的机会自然就渺茫了。
草原上的狮子狮子之所以经北非扩散至亚洲之后,没有往更深的内陆发展,并不是有些人所说的是老虎阻止了它们,更多的是环境因素。亚洲内陆多为森林地带,在这些地形里面,群居的狮子会表现出“生存无力”。
另外,狮子进食之后需要大量饮水,它们对水源的要求很高,而亚洲内陆的雨季很短,干旱时有发生。再来看看印度次大陆一带,基本上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量充足,河流网道密布,又是没有多少大型树木存在的平原地区,非常适合狮子生存。
所以进入亚洲的狮子,也就没有往更深的内陆发展了。对于老虎来说亦是如此,它们会对平原地区表现出“不适应”,也就不会大量涉足狮子的领地,双方自然能够和平共处。
(喜欢请给个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735.html